绿波覆盖80%道路,助力荆州交通驶入智慧“快车道”

绿波覆盖80%道路

助力荆州交通驶入智慧“快车道”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荆州,古称江陵,自古便是长江中游的重要交通枢纽。千年之后,荆州不仅成为闻名遐迩的“天下粮仓”,更崛起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当繁忙的车流涌入,交通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今,这座千年古城迎来了交通管理的新面貌。

 

 

中心城区绿波带的科学规划,让司机时常体验“一路绿灯”的畅快;智能算法赋能下,警情识别效率大幅提高,最快30 秒内即可智能识别警情信息,为快速出警抢占先机;中心城区严重交通事故数量降低35.88%,市民的出行愈发安全,整座城市的交通运转更加高效、有序。

这些变化,源于荆州交管局对城市交通的精细化、智能化治理。荆州交管局携手海康威视打造道路交通数字化治理体系,涵盖情指行一体化集成指挥、智能信控、交通安全分析及事故预防等多个核心平台,助力智慧交管提质增效,让出行更安全、更便捷、更高效。让城市交通驶入智慧“快车道”。

 

 

 

中心城区主干道通行提效11.27%,“堵心路”变“舒心路”

 

 

家在路远安居小区的周先生每天开车经荆沙大道去天鹰大厦上班。过去,早高峰时段荆沙大道的拥堵状况,总让他焦虑不已。如今,“明显感觉红灯少了,经常一次能开七、八个路口,特别顺!”周先生的切身感受,正是众多荆州司机和行人共同享受到的出行便利。

 

 

市民的“一路顺”体验背后,是荆州交管局与海康威视合作打造的大数据交通拥堵分析研判平台和智能化交通信号控制集成平台。荆州交管局借助科技力量,编织一张精密的交通“智”理网络,从微观到宏观,点、线、面综合优化城市交通,让出行更加顺畅、高效。

 

 

荆州交管局联合海康威视整合中心城区627处信号灯,实现了联网协同治理。通过“一点一策,联动优化”,借助海康威视雷达视频一体机,通过智能算法实时监测路口车辆通行状况,与信控系统联动,让信号灯“会思考”,在9处全感应路口实现了“配时跟着流量走”的智能化控制。像“东门”这样的重要路口,优化后通行效率提升15%,夜间通行效率也提升了16.7% 。

2024 年,荆州已建成134 条绿波带,覆盖506 个路口,总里程达239公里,绿波网络覆盖中心城区80%道路,主干道通行提效11.27%。以荆沙大道为例,车辆按一定速度行驶,就能一路绿灯畅行9个路口,行驶速度大幅提升。

 

 

荆沙大道与荆州大道的多个路口联动控制,还建成了智能绿波带,海康威视的雷视设备实时检测车流,配合动态绿波算法,精准动态调整绿灯时长,实时优化绿波“带宽”。此外,通过区域“外截内疏”策略,中心城区的8个片区高峰期拥堵指数降低11.03%。

 

 

 

 

智能算法30秒内识别警情,科技“倍增器”助力警务提效

 

 

从事故发生到交警发现,需要多少时间?在荆州中心城区,这个答案是30秒内。荆州交管局联合海康威视打造智慧交管一体化集成指挥平台,实现三屏联动的“情指行”一体化,通过一张图整合并展示市中心城区的信号机、卡口、诱导屏、实时视频以及警情等各类信息,让警务效能提升数倍。

借助海康威视智能事件检测算法,能主动识别400多个点位拥堵、交通事故、异常停车等交通事件,并联动视频核实后,实现就近派警,5分钟内到达现场。在特勤护航中,系统定位精准、回传及时,已成功为多起市民就医事件争取到黄金抢救时间。

 

 

“借助科技信息化手段,警务效能得到充分释放,实现了警力配置更科学、资源协调更高效、警情处置更精准,对交通管理起到了‘倍增器’的作用。”荆州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中心城区严重交通事故降低35.88%,科技守护安全出行

 

 

荆州大街小巷的交通安全,背后是荆州交管与科技力量的紧密协作。荆州交管局与海康威视搭建起交通安全分析及事故防控平台,对近3年14万起交通数据,从19个维度进行综合研判分析,形成事故热力图,并针对事故高发区域提前预防,助力荆州中心城区严重交通事故数量降低35.88%。同时,通过音柱广播宣传和现场劝导,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出行也更加规范。

 

 

“荆州建成智慧交通管理系统,通过智能手段全面提升荆州市缓堵保畅、事故预防与处置能力,在交通警卫、超图赋能支撑大型活动等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我们将持续引入AI技术、大模型等应用,不断提升出行效率与群众安全。” 荆州交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荆州交管局携手海康威视,将数智科技深度融入交通管理,走出了一条中小城市交通精细化“智”理之路,让交通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市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未来,海康威视将在大模型等技术上持续深耕,不断优化智能算法,助力荆州交通在科技赋能下,以安全、有序的良好态势,为城市发展铺就畅行大道。

 

 

联系我们
进入微信小程序,随时了解产品信息

获得更好的体验

您正在使用IE浏览器,我们建议您切换以下浏览器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