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视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

海康威视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

mediaIamge

日期:2025-07-11

7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第二批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海康威视联合浙江大学申报的“景区多维感知与智联应用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筹)”(以下简称为中心)名列其中。

 

 

该名单旨在加强文化和旅游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科技对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海康威视将发挥物联感知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结合共建单位浙江大学在文旅产业管理、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领域的深厚研究积淀,双方将共同构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推广全链条创新模式,重点围绕旅游安全、管理增效、服务提质、体验创新等场景,研究解决文旅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标准化与场景普适性问题。

突破多维感知的技术瓶颈

 

 

围绕景区复杂环境下的感知需求,中心将研发多光谱、多波段传感器融合技术,构建适应极端气候与特殊地形的智能感知终端,形成覆盖可见光、红外、毫米波等多维数据采集能力的标准化技术体系。重点解决多源异构数据协同处理、低功耗边缘计算、设备环境自适应等共性技术难题,为智慧景区建设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创新景区场景应用模式

 

 

以游客服务、生态保护、安全防控等核心场景为牵引,中心将开发基于智能物联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构建“感知-分析-决策-响应”闭环系统,实现景区资源动态监测、风险实时预警、服务精准触达,推动景区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例如:通过研发AI算法,识别濒危物种活动轨迹;通过物联传感应用,建立起面向自然景观类景区的灾害预警系统等等。

 

 

构建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

 

 

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与行业用户,中心将建立从技术研发与场景验证,到标准输出与产业推广的协同机制。海康威视开放其视频云平台接口,支持第三方开发者接入景区特色应用模块,浙江大学牵头开展文旅数字化转型评估体系研究,为技术成果的规模化推广提供理论支撑。

 

长期以来,海康威视积极走进各文旅单位、走入实际场景,有着丰富的数字化景区建设实践经验,目前已服务全国上万家景区单位,并牵手泰山、九寨沟、玉龙雪山、黄果树等10余家典型单位开展“AI+场景”应用探索。

 

 

此次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海康威视将携手浙江大学一起,致力智慧景区多场景应用的产学研协同生态构建,助力文旅行业实现多元场景下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联系我们
进入微信小程序,随时了解产品信息

获得更好的体验

您正在使用IE浏览器,我们建议您切换以下浏览器阅览